
一、瓜田選擇
種西瓜忌重茬連作,也不能與黃瓜、甜瓜、西葫等瓜類作物連作,以防枯萎病的發生,一般旱田輪作7—8年以上,水旱輪作5—6年,水田輪作3—4年。宜選地勢高燥,向陽背風,土層深厚,質地疏松,排水良好,最好有灌水條件的瓜田。茬口安排上,因地制宜,提高復種指數。我市郊縣、玉米、甘薯、谷子、
大豆、等均可作前茬?;ㄉ厥蠛Χ嗌饔?。采用間套作要合理搭配,如與菠菜、小蘿卜、油菜、土豆等都可以。棉田、麥田套作,麥茬夏播也有發展,武青縣夏播達千畝以上,人多地少的鄉村,可采用寬行稀植多種多收,充分利用土地、光熱,提高經濟效益?! ?/p>
二、整地施肥作畦
(一)整地
春播瓜田,冬前要機耕深翻20—30厘米,只耕不耙,凍曬垡,利于風化土壤,凍死害蟲,聚雪蓄墑。早春酌情乘墑整細耙平。然后,按栽培方式計劃挖瓜溝(也叫豐產溝)。挖瓜溝可加厚活土層,促進根系伸展,而且便于集中施基肥。瓜溝多為東西走向,南北排列。按1.6—1. 8米的行距,挖寬50— 60厘米 ,
深 40厘米 的溝,將 20厘米 的表士放溝南側,底士放北側。
(二)施基肥
西瓜莖葉繁茂,生育期短,產量高,需肥量大。必須施足基肥,為西瓜全生育期提供基本養分。特別是蓋膜栽培,追肥不方便,如基肥不足,易造成植株早衰,影響只實發育?;室蚤L效性有機肥為主,再加入適量的化肥?! ?/div>
1.施肥量
根據土壤肥力而定。中下等地每畝可施優質廄肥3000—5000千克,或餅肥150—200千克。上等肥力地塊,可施廄肥2000—2500千克,或餅肥100千克。我市郊縣土壤一般缺磷,沙土地缺鉀,應增施磷鉀肥的比例,如每畝可加
入過磷酸鈣50—70千克和硫酸鉀10一15千克?! ?/div>
2.基肥施法 粗肥量多時可在冬耕前撤施大部分,留下一小部分優質粗肥和所有餅肥混合發酵腐熟,集中施于瓜溝。
用溝南側的部分表土與肥摻合施入溝內,再將其余表土還原整平。
(三)做畦 為便于澆水、蓋膜;管理等,需做成適當的畦式。 1、高壟平畦 2、溝壟畦平畦(穴壟平畦) 3、波浪畦 4、鋸齒畦
l、3適宜粘士或粘壤土 2、4適宜沙土或沙壤土 (四)澆水造墑 播種前2—3天順溝澆水,水量酌情澆足,不可過量,以免肥分淋失。
三、選種及種子處理
(一)選種 選用優良品種是高產優質的前提,目前適宜我市生產應 用的優良品種有:
早熟及中早熟類型的鄭雜5號、7號,雙星 ll號,京欣一號等;
中熟及中晚熟類型的中育六號,豐收三號,金花寶(Pz),冠龍系列的金中冠龍,新優二號;
晚熟類型的新紅寶及新紅寶系列的聚寶一號,華夏新紅寶等?! ?/div>
可根據銷售單位的品種說明書與本地栽培條件選購。對選購的品種還要 嚴格地去雜去劣,檢出癟粒、雜粒、霉粒種子,以利芽苗齊壯。
(二)消毒 過去瓜農常用熱水燙種,因溫度時間不好掌握,不宜采用。適用的方法有:
1.溫湯浸種?!?/div>
55℃的溫水(二開一涼),水量為種子量的5—6倍,浸種30分鐘,邊浸邊攪動,自然冷卻。不可用鋁盆,
以免水溫降低太快達不到消毒目的。30分鐘后再換20℃的涼水浸泡,
2.藥劑消毒 溫湯浸種在冷水浸泡2小時的種子或干種子冷水浸泡4小時后再進行藥劑消毒。
(l)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0分鐘后,將藥液多次沖洗干凈??蓺⑺婪N皮上的枯萎病和炭疽病菌。 (2)10%的磷酸鈉溶液浸種20分鐘,可殺死病毒。
(3)2%一4%的漂白粉液浸種30分鐘,可殺死病菌?! ?/div>
(三)浸種催芽 經消毒的種子,用20℃的水浸泡6一12小時(看種皮厚薄而定)澇出后,用毛巾搓去粘液,用濕布包好,放在25—
30℃條件下催芽。一般經
l一2天種子“露白”。其間經常檢查溫濕度。涮水時,水溫 30℃??;催芽熱源可用電熱褥、土溫箱、火炕。借助人體溫,貼身攜帶更安全可靠。種子“露白”不超過 3
毫米 為標準,過長影響播種。對部分先“露白”達2—3毫米的種子,應及時撿出,放在15℃的室溫下,可抑制伸長,使其粗壯。待80%一90%的種子出芽即可播種?! ?/p>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四、播種 (一)播種期 露地播種期標準為10厘米地溫穩定在15℃ 以上,出苗時終霜已過,為安全播種期。我市郊縣一般在 4月15日 一20
日。若單膜平蓋,可晚播2—3天。若地膜溝空蓋,芽苗至2真
葉幼苗在膜下生長,播期可比露地提前半月。若地膜加小弓棚雙覆蓋,宜在3月中、下旬播種。陽畦育苗,可在3月上旬播種,4月上旬移栽定植,加蓋小弓棚。麥套種宜在5月20—25
日。麥茬夏播宜在7月15—30日以使前期避開雨季?! ?/div>
(二)種植密度
西瓜種植密度,因品種、栽培方式、管理水平,土壤肥力等條件的不同而異。稀植的每畝僅300—40O株,密的可達2000株。確定密度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:
1.根據品種確定:長勢弱的早熟種每畝1000株。長勢強 的中熟種,每畝800株左右。大瓜型晚熟性品種可種植500—
600株/畝?! ?/div>
2.根據栽培方式確定:露地栽培宜較稀植。保護地栽培宜較密。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、空間和生長時間,提高經濟效益?! ?/div>
3.根據地力和管理水平確定:薄地宜密,肥地宜稀,如管理水平高,勞力充裕,可適當密植,反之應適當稀植?! ?/div>
4.目前國外采用低密度,發揮單株優勢,結大瓜,多結瓜的措施,提高產量和品質。如日本每畝僅種110株,高的也只有300株,大棚栽培每畝370—400株,美國露地栽培每畝
144株,這些情況僅供參考。
(三)播種方法
普遍采用溝穴點播,要求整地精細,底墑足。露地播及穿膜播,宜淺開溝,深覆土。即溝穴深2—3厘米,寬3—4厘米,長12厘米。墑不足要點水。每穴4粒種,粒距3厘米。種子平放在溝底,芽尖向下。不可直立放種,以免帶殼出士。播種后先用濕士蓋平,輕壓。再蓋一小土堆(長寬厚為13×5×5厘
米),表面拍實。待4—6天,當幼芽彎脖時,除去土堆,便可出苗。先播種,后蓋膜則不覆土堆,播深不超過 2厘米 。催芽種 子,應按芽長分級播,使出苗整齊一致。
五、地膜覆蓋技術
應用地膜始于日本,70年代末引入我國。因此項技術簡單易行,提早成熟,增產增收,深受瓜農歡迎。1986年我國北方50%以上的瓜田,采用了地膜覆蓋。目前已成為早熟栽培
的常規技術。春西瓜栽培已基本地膜化?! ?/div>
(一)地膜的種類 分無色透明膜和有色膜兩類?,F通用的是高壓聚乙烯膜,
厚度為0.015-0.02毫米。近年來推廣0.007—0.0O 9毫米的 超薄膜,麥田套作及夏播,為防蚜蟲采用銀灰膜,防草采用黑 色銀灰雙色膜。
(二)蓋膜方式
1.普通式 將薄膜平鋪在整綱的平壟或高壟上。然后拉緊膜平如鏡,四邊開溝埋入土中,壓實密封?! ?2.改良式(溝穴空蓋法)
在普通式基礎上改進而成。 ( l)穴空蓋:在平畦面內穴壟上蓋膜,可采用窄膜。穴深 5厘米,直徑10一12厘米。幼苗拉十字前在穴內生長。(2)溝空蓋:
采用幅寬90一100厘米 膜蓋在溝壟上,不蓋畦面。溝深7—8 厘米,寬15—20厘米,溝岸高7—8厘米。溝底至膜高12一14
厘米。幼苗4片真葉以前在溝內生長。為防止膜跳動,可每隔 3—4株間溝內墊士,以便膜上壓實,稱作溝穴結合式?! ?/div>
3.陽畦式 如鋸齒畦將膜蓋成向陽斜坡使膜下成微型日 光室。但需在膜下隔40—50厘米搭一支條?! ?4.小弓棚式覆蓋(又稱遮天蓋地式)
用紫穗條或竹片, 插成小弓背,高25—30厘米,寬50厘米,隔40— 50厘米 插一根,上面蓋膜呈弓棚狀,瓜苗至團棵或伸蔓前期,在棚內生長?! ?
(三)蓋膜的要求 1.地膜幅寬
窄幅覆蓋面積小,增溫保墑效力低,太寬投資大,造成浪費。普通式宜采用60—80厘米幅超薄膜,或通用膜。改良式溝空蓋及陽畦式覆蓋采用80一 100厘米 通用膜。小弓棚應采用100一 120厘米 幅的通用膜?! ?/div>
2.蓋膜操作 必須鋪平拉緊,膜邊埋人士中壓實密封。力求膜面完好無損,保持膜面清潔和較大的受光面。對破損膜要及時修補?! ?/div>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六、田間管理
(一)苗期管理 以保全苗,培育壯苗為中心,不同栽培方式管理的側重點不同?! ?/div>
1.春播露地栽培 以保墑、提高地溫為重點,破心前精細中耕松土,促發根。1真葉展開時定苗留壯苗。2真葉展開(拉
十字)時,溝施提苗肥。每株施尿素、二銨、各2—3克,注意弱 苗偏施,離苗8— 10厘米 遠,不可過于集中,以免肥燒苗。酌情
澆小水。4—6真葉時要看苗情,巧施團棵肥,適當澆水。田間 普遍深中耕除草一兩次。困棵培墩不宜早,中耕松土不傷根?! ?/div>
2.普通覆蓋式栽培 以及時放苗出膜,及時間定苗,及早 防治地下害蟲為重點。注意天氣預報,放苗要防寒,一般苗期 不追肥不澆水?! ?/div>
3.改良式、陽畦式和小弓棚覆蓋栽培 要以放風鍛煉、治蟲、除草為重點,一般苗期不澆水,防止竄桿子。放風鍛煉在出
苗后膜內氣溫超過35℃時即可開始。改良式及陽畦式,宜在
幼苗上方開口放風,以后便作為放苗出膜的孔道。開口由小到大,逐漸加強鍛煉。如遇聚然降溫。要加草苫遮蓋。當外界氣溫穩定在 20℃ 以上或幼苗葉尖頂膜時,即可放苗出膜。但遇低溫,應延期放苗,在膜下用土塊墊起防烤苗。小弓棚雙覆蓋,
應保持棚內氣溫22—25℃,晴天上午超25℃(中午常達35℃ 以上)時,即可放風。在背風面掀縫放風,逐漸加大,經充分鍛煉后,外界日平均氣溫20℃以上即可敞棚。
(二)追肥
1.追肥量 應根據西瓜吸收規律而定。西瓜吸肥量大體分為三個階段:
幼苗期(團棵以前),為緩慢吸收階段,吸收三要素合計一生總量的0.5%;
伸蔓期,為加速吸收階段,占總量14.5%一30%;
結果期,為高速吸收階段,占總量的70%一 85%?! ?/div>
在西瓜生育過程中,對氮素吸收較早,伸蔓期迅速增加,
膨果期達高峰。磷在苗期吸收較多,吸收高峰出現較早,膨果期逐漸降低。鉀在苗期吸收很少,伸蔓至坐果期緩慢增加,膨果期急劇上升。因此追肥量要掌握:輕施提苗肥,巧施伸蔓肥,重施膨果肥,頭茬瓜采摘后速施復壯肥?! ?/div>
2.追肥的種類 多以速效性化肥為主,或發酵腐熟的餅 肥及大糞干。有些人認為,化肥用量大會使西瓜品質差、不甜。
據試驗證明不然,只要三要素配合得當,完全可以代替有機 肥,使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高。只有單一施用氮肥或氮肥用量 過大,才會降低品質?! ?/div>
3.追肥的時期與方法
(l)提苗肥: 要看苗而定。一般在2真葉展開時追施。露地栽培必施;地膜覆蓋一般不施,或弱
苗偏施。每株用尿素4— 5克 或磷酸氫二銨4—5克,或二者各2—3克混合,離苗8一10厘米開溝施,施后將溝蓋平?! ?/div>
(2)伸 蔓肥: 露地栽培應在團棵時(4—6片葉),蓋膜的應在甩龍頭時追施,以餅肥大糞干等充分腐熟加入少量化肥。一定要氮、
磷、鉀配合。一般每畝25—50千克餅肥加10一15千克 過磷酸鈣,5—7千克 尿素稱為催蔓肥。方法是:在伸蔓的一側,離苗
20厘米開溝,深、寬各10厘米施人肥料用土埋好?! ?/div>
(3)膨果 肥: 一般在第二、三雌花坐住果,幼果雞蛋大小時重施速效性化肥。
以磷鉀為主,配合氮肥,一般每畝用磷鉀硝鐐15—20千克,加尿素10千克、硫酸鉀10千克?;蛄姿岫@15千克,加硫酸鉀10千克,尿素 5千克,鈣鎂磷肥5千克。撤施于瓜蔓的背側,
可劃破地皮,不可開溝以免傷根。粉霜期一般不再追肥(特別是氮肥),以免造成帶果、白帶果(果肉中心,花蒂至果蒂出現黃、白色)。但蔓葉出現老化枯黃時可用磷酸二氫鉀與尿素1
:1混合配成0.3%的溶液時面噴肥。
(三)澆水
根據西瓜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適時澆水,是豐產的保證。幼苗期需水較少,一般不澆水,以免降低土溫。主要通過節水蹲苗,促根深扎。露地栽培,應適時補澆(即補充土壤
水分不足)以防出現旱僵苗。方法是:結合施提苗肥,在肥溝內 澆小水,待水滲下埋土(稱作暗澆),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,不
會導致地溫下降。團棵時,結合迫伸蔓肥暗澆催蔓水,要小水
緩澆浸潤土壤,看天,看地、看苗而定。膨果期必澆水,是保豐產的關鍵水,撤施膨果肥后,緩慢澆水浸透為止。每隔5—7天
澆一次,采用畦面明澆,保持地面濕潤。如覆蓋栽培,可在背爬 蔓兩攏間溝內明澆,切忌大水漫灌,要浸透為止?!?/div>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(四)整枝壓蔓
1.整枝
西瓜的腋芽萌發力很強,易形成多個分枝,耗費養分多,若肥力不足,必然造成瓜小,品質差。因此,需要適當整校,形成合理的營養體,利于通風透光,提高光合效率,促進坐果及果實生長?! ?
(l)整枝方法: 因品種、肥力、密度的不同而異。一般適用
的方法有:單蔓、雙蔓和三蔓整枝法。單蔓即只留主蔓,適宜高密度繁種和大棚、溫室栽培。雙蔓整校是在主蔓基部選一健壯
側蔓與主蔓平行爬或相背爬。適宜早熟品種中等密度。三蔓 整枝是在基部選留兩個健壯側蔓與主蔓并進,俗稱一馬三箭。 適宜低密度、高肥水、營養體較發達的大瓜型品種。
目前,有的只進行肥水管理,不整枝,放任生長,節省人 力。這對分枝力弱的品種,也能取得較好收成,但耗肥耗地力
大,瓜小,品質差,產值低,不宜采用。特別對分校力強的品種, 不整枝要減產三成以上?! ?/div>
(2)整枝的時間: 露地栽培宜早,甩龍頭時即可開始整枝。 覆蓋栽培宜晚,在主蔓長達40— 50厘米 時,基部側枝長15厘
米時進行,過早不利于根系的生長。過晚消耗養分多。坐瓜后, 除瓜前瓜后2—3節的側枝及早打掉外,一般不再整枝?! ?/div>
2.壓蔓
首先要壓腚(又稱培墩或穩秧),團棵后頭重腳輕,露地栽培中易被風吹斷下胚軸。必須穩定苗的基部。先輕輕扒開基部干土,用濕土將苗向伸蔓方向壓倒,培小土墩。小弓棚內一般不培墩,在主蔓60— 80厘米 長時進行盤條,防止蔓尖頂膜受烤?! ?/div>
壓蔓的作用:
一是固定秧蔓,防止風吹滾秧,造成秧蔓及幼果損傷?! ?/div>
二是把主側蔓均勻分布在行間,提高光合效率?! ?/div>
三 是可以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,使蔓葉積聚較多的 營養而粗壯肥厚,以利于坐果和果實的生長?! ?/div>
四是壓蔓可促蔓 節產生不定根,擴大吸收面積。 壓蔓的方式分為明壓和暗壓。明壓是用土塊壓在蔓節間。
先將蔓下地表刮平,再用瓜鏟剜取拍實的濕士塊,將蔓拉緊壓佐。暗壓是把瓜蔓的一段埋人士中。用瓜鏟先把地面刮平,插入土中深6—8厘米,擺動瓜鏟擠壓成溝槽,也可捌成寬3—4
厘米,長8一10厘米 的小溝,把蔓放人溝槽,輕輕用土擠壓埋
實,使蔓和葉柄不受傷,葉片平展不貼地。土質粘重、潮濕、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適宜明壓。沙性土、多旱、少雨、地下水低的地
區適宜暗壓。壓蔓宜在午后進行,早晨蔓脆易碰折。壓蔓的輕
重可調節蔓葉的生長。長勢旺的用重壓即靠近蔓頂壓,只留頂端一小部分,可控制蔓頂生長,促使中下部蔓葉粗壯肥厚,利于坐果。長勢弱的宜輕壓,促使蔓葉加快生長。對徒長棵采用逆壓,即壓回頭蔓,再返回來,乃至主蔓捫頂,摘心,以側代主。
一般壓蔓三次稱作三刀,每刀間隔 50厘米 左右。頭刀要緊,二刀狠,三刀留瓜要壓穩,只要坐位瓜,以后不再壓。
(五)坐果管理
1.坐果節位 理想的坐果部位是主蔓上第二、三雌花。第
一雌花多數發育不良,形成小果,畸形、皮厚、易空心,原因是開花坐果時溫度偏低,營養體較小,葉片制造的營養少,果實生長緩慢,應及早摘掉。為保第二、三雌花坐果進行人工授粉。
授粉時間:晴天7一10點,陰天8一ll點,但以開花后2小時 內授粉坐果率最高,10點以后柱頭分泌粘液,影響授粉結實。
降雨是授粉受精的最大障礙,不能授粉受精的雌花必定脫落。 如授粉后3小時降雨,花粉管已進入柱間,一般對坐果影響不
大。應注意天氣預報,備好小紙桶以便給授粉雌花戴帽防雨, 兩天后摘除?! ?/div>
2.留瓜數
一般一株留一瓜,健壯棵,主蔓瓜粉霜末期至定個時,側蔓上選留一瓜。三蔓整技。主蔓未坐住瓜,兩側蔓可各留一個,叫做二龍系珠。同時把主蔓打頂,分極打掉。對姐妹瓜(連二節一節一個),孿生瓜(一節生兩個)去弱留強。以減少營養消耗。
3.護瓜做瓜臺 用綱濕土墊起斜坡狀士臺,把幼瓜擺順放在臺上防止雨水浸泡。注意陰瓜防暴曬,順紋脈逐漸轉翻瓜以防陰雨腐爛,并使瓜皮著色均勻。
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七、成熟與采收
(一)西瓜成熟的鑒別 西瓜成熟的標志是種子,瓜瓤呈現本品種特有顏色,種殼變硬,果實成熟度是衡量西瓜商品品質的主要方面。成熟度差
的瓜皮厚,色淡、甜味低。成熟過度的瓜,果肉細胞解體,組織綿軟,發生倒瓤、糠心、空心等現象。鑒別方法有算、看、聽、試等: 算:開花到成熟,早熟品種需28—30天;中晚熟品種需
31—35天;晚熟品種需36—40天。在開花期或人工授粉時分
批作標記,以便分期采收。同一品種,在果實生長期溫度高,光照足,熟得早,陰雨低溫熟得晚。但生理成熟積溫值是相等的。
早熟為700—800℃,中熟種約為900℃,晚熟種1000℃左右?! ?/div>
看:熟瓜表現為瓜皮老化,有光澤(起油皮),粉霜大量消失。陰面變黃。皮外花紋大部分自果蒂長到花蒂,叫做花紋跟齊,瓜頂凹陷,瓜柄剛毛稀疏?! ?/div>
聽:用手彈聽聲,熟瓜為嘭嘭的濁音,如噔兒噔兒的清音為生瓜,嘟嘟的低沉為成熟過度,卟卟的為空心瓜或壞瓜。但厚皮肉質瓤品種,雖聲音低濁,瓜尚未熟。脆瓤薄皮品種雖聲音清脆,瓜已成熟,應試波動?! ?
試:用左手托瓜,右手輕輕拍打,若左手感到有明顯波動 為熟瓜,波動小或無波動為不很熟或生瓜。原因是成熟瓜果肉
細胞空腔增大,細胞中膠層解離,間隙增大,被氣填充,所以震 動波傳導快。
(二)采收
適宜的采收成熟度要從品種,銷售地、保鮮期等方面來考慮,對薄皮易裂的品種如京欣—號,就地供應要采收9分熟瓜,較遠地供應要采8分熟瓜。對成熟度要求嚴格的品種如新
紅寶系列、冠龍系列,遠途運銷應采九分熟瓜,就地供應要采 10分熟瓜。保鮮一周應采收8—9分熟瓜。 采收時應注意的事項:
第一,要用刀割留瓜柄,利于保鮮和新鮮程度的鑒別?! ?/div>
第二,晴天清晨采收,雨天不采收,雨后緩 收。收后不暴曬,不雨淋?! ?/div>
第三,采收搬運輕拿輕放?! 〉谒?,不 可以生充熟損害消費者。只為早上市多賣錢,往往適得其反。
標簽:
Copyright ? 2022 四系農業 All Rights Reserved. XML地圖
- 在線客服
- 服務熱線
- 微信咨詢
- 返回頂部
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,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,男女羞羞无遮掩视频免费网站,福利视频导航